This is an old revision of the document!
个人简介
杨跃东博士,2017年起担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副总工程师、国家青年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杨跃东是安徽无为人,先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2000年)和博士(2006年)学位,此后分别于美国印地安那大学(2006-2013)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2013-2017)担任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及研究员。 主要从事生物多组学数据分析、医疗多模态数据挖掘、全流程药物智能设计等研究,同时负责管理、应用、开发“天河二号”的国际生物医药高性能软件。曾作为co-PI承担澳大利亚国家ARC linkage和NHMRC项目;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冠专项、及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研发项目,直接负责经费超二千万元。已在Cell姊妹刊Chem(IF=26),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Nature Comm, Brief Bioinfo, Bioinformatics等顶刊、及IJCAI/AAAI等人工智能顶级会议上发表超150篇SCI论文,引用>6000次,H-index≥40,其中(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 >80 篇,开发的算法多次被 Nature/Science 等顶级期刊论文用于实验设计和结果诠释,被多家公司用于药物管线研发。
研究方向
- 智能药物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药物分子设计;
- 多组学数据分析: 结合人工智能和多组学数据融合的癌症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预后分析;
- 多模态医疗数据挖掘: 医疗图像、电子病历、ECG/EEG等多模态大数据的有效挖掘
教育背景
- 2000.9-2006.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生物学 博士
- 1996.9-200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
工作经历
- 2017.7至今 中山大学数据科学和计算机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17.7至今 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副总工程师
- 2013.6-2017.7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信息学院&糖组学研究所,研究员
- 2011.3-2013.6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信息学院&医学院,研究助理教授
- 2006.9-2011.3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信息学院&医学院,博士后
所获荣誉
- 国家高层次人才
- 科技部创新人才团队核心成员
- 广东省“珠江人才”团队核心成员
- 2022年国际基因组解释大赛(CAGI-6)“Sherloc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致病变异预测冠军
- 2013年CAGI-3的CDKN2A变异预测冠军
- 2018年CAGI-5的Vex-seq选择性剪切预测第二名
- 2021年国家蛋白质中心、阿里云、英特尔(中国)三方主办的“英特尔创新大师杯”冷冻电镜蛋白质复合物结构建模大赛冠军
- 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招贤纳士
实验室本着因材施教的宗旨,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分配适当的研究任务,并结合组内的培训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算法和编程等专业技能。同时,我们也定期组织各类团建活动,丰富科研的日常生活,增强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
实验室的毕业生(包括两年制专硕)均有IT大公司实习经历、并作为第一作者在SCI二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毕业去向腾讯、华为等优质单位。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选择本实验室或推荐出国攻读博士学位,也鼓励并支持去国际一流实验室交流访问。实验室成员每月发放生活津贴,取得重要研究突破和成果将给予优厚奖励;资助参加学术会议,允许自由安排工作时间。
- 同时欢迎各类交叉学科背景、有志于开展相关研究的研究生、博士生申请 (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优先!)。
- 硕士申请博士考核入学要求:
- 有优秀的学术背景和学术追求,第一作者已发表(含录用)高质量学术论文(SCI二区、CCF B类及以上或领域重要会议或杂志)